许昌市十佳网站
河南省百家网站
建设推进工程入选网站
一根根揉好的泥条,随着一双双巧手的抻拉点轧,在快速旋转的转台上,一个个中规中矩的瓶、钵、盘、碗的泥坯造型,便神奇地出现在人们眼前。
这种在我国流传了千余年、看似笨拙、效率较低的手工工艺,在11月21日上午禹州市举办的首届陶瓷手工成型大赛上,重新得到了钧瓷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河南省陶瓷工艺美术大师任星航说:“这种传统的手拉坯工艺,是千年来钧瓷造型艺术之根!这次手拉坯大赛,是禹州钧瓷界人士对钧瓷传统艺术的尊重,是钧瓷传统美学文化的回归,真可谓千年比一回。”
始于唐、盛于宋的钧瓷,曾有着“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美誉。20世纪五六十年代钧瓷重新恢复生产后,她古朴典雅的造型、变化神奇的釉色,再一次征服了我国陶瓷界。
20世纪90年代初,钧瓷开始广泛进入人们的收藏视野,市场需求使各个生产厂家加快了生产速度,因此注浆成型工艺被各个厂家广泛使用。这虽使钧瓷在生产规模上迈出了一大步,但注浆成型造成的传统钧瓷文化气息的缺失,也给大家留下了些许遗憾。1994年,液化气烧窑工艺在禹州市钧研所试验成功并被各个生产厂家广泛运用,“十窑九不成” 的钧瓷,成品率迅速飙升至90%,神垕镇钧窑数量达到了68家,钧瓷产品极度泛滥,以至于海内外许多贵宾不远万里抱着一颗极度虔诚的心来到禹州时,却发现钧瓷在这里已经沦为质量粗劣、价格低廉的“红瓶子”。钧瓷的神秘面纱被彻底撕碎。
于是,复古和创新两种观点在钧瓷界争论不止。
绝对不能让钧瓷沦为第二个“唐三彩”!摒弃浮躁,返朴归真。在这个生死关头,禹州市政府、钧研所以及像任星航这样的工艺大师,毅然在创新工艺的基础上注重传统文化的注入。他们一方面用液化气窑、注浆工艺进行规模生产,另一方面开始探索煤烧、柴烧的传统工艺。如今,柴烧的钧瓷产品已经在钧研所等窑口试验成功,其浑厚的釉色,让参观者大呼:“这才是国宝钧瓷的模样!”
在中国钧瓷文化宣传周上,陶瓷手工成型大赛让人们看到了有关部门尊重传统钧瓷工艺的态度和决心。正如任星航大师所说,钧瓷不仅要有走市场化道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普通产品,更要有体现钧瓷传统工艺、受到海内外收藏人士追捧的经典之作。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
![]() |
![]() |
新浪微博:@禹州发布 | 腾讯微博:@禹州新闻 | 微信订阅号:cn_yuz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