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开创了“有医无类”的先河。他学通经史百家,名著隋唐两代,拒受三朝诏宫,从未遗患一人,精心研究医药,穷搜民间方药,矢志为民医病。
正如他自己所说: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践贫富……普同一等。”
在民间,更是流传着许多有关孙思邈的传说,“虎守杏林”就是其中之一。
说是有个庄稼汉患腰腿痘来找孙思邈,药王为他治好了病却分文不收。
庄稼汉过意不去,便挖了棵小杏树栽在山上,以表谢意。后来其他病人在痊愈后也纷纷仿效,在山岗上栽植杏树,以感谢药王美德。
天长日久,杏树越栽越多,蔚然成林。
人们就用“杏林春满”来赞颂孙思邈的高尚医德。一天,一只小虎来到孙思邈跟前蹲伏下来,又眼泪汪汪地引导孙思邈走进密林。
只见枯草中倒卧一只奄奄一息的大虎。
原来它被骨刺梗塞咽喉。
孙思邈毫不畏惧,手戴铁环,拔出骨刺,又配制草药让大虎服下,病果然好。
从此,老虎为了感恩,在每年杏花盛开时卧于杏林旁守护,直至杏子收获才离去。
过去中药铺柜房门上常书“杏林”或“虎林”二字,就是因此而来。
医者手戴医铃,行医乡间,其医铃又称“虎箍”,即来自孙思邈医虎之铁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