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山货乡一是因地制宜抓思路。针对“辖域较小,回汉聚居,经济总量偏低”的实际特点,研究确定了“规划引领、基础先行、突出特色、项目带动”这一工作思路,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定下了总基调和指导方向。二是突出特色抓规划。聘请专家实地调研考察,结合山货实际,经过反复论证,确定了“1113”高标准工程规划,即:全乡6个村合并建成1个13000人以上、功能完备、适合回汉民族群众共同聚居的大型中心社区,1条有少数民族特色和风情的商业街,1条包围新型社区沿石梁河的休闲观光景观带,3个特色产业园区,即机械加工产业园、高效农业示范园、特色中药材种植示范园。目前,该规划已倒排日程,责任到人,正在有条不紊强力推进。三是项目带动抓实施。通过吸纳社会资金参与、金融支持、市场运作等途径多渠道项目筹资,特别是用足用活更多民族优惠政策,积极申请争取更多少数民族帮扶项目,努力整合上级项目资源,以水、电、路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为主,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建立功能完备的新型社区打好基础。去年以来,通过省民委批复帮建道路7条,15公里,实施土地整合修路13公里、新打机井15眼,实施“双百工程”修建村级文化广场4个、排水沟3公里、自来水厂1座,完成了中小学3个“中心学校”的合理布局和卫生院的升级改造,引导8个中小型超市分布到位开始营业。同时,深入推进3个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实施全民招商,加大引资力度,依托做大做强主导特色产业项目,努力形成产业发展与新型社区建设良性互动的局面,引导支持农民就地转移。目前,已有30多家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入驻工业集聚区,3000多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